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诗歌美学

三行体诗

分类:诗歌美学454字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首创的诗歌体裁,用于长诗《神曲》。该诗体每节三行,韵律为抑扬格,首节一、三行人韵,次节一、三行又与首节第二行同韵,以此类推。最末以与前一节第二行交韵的单行或双行体结尾,即aba, bcb, cdc, ded, efe, fgf,……xyx, y或yy。这种连环韵式承上启下,回返往复,赋予诗歌以繁复、整体感。该诗体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乔叟(约1340—1400)移植到英国,后屡见于怀亚特(1503—1542)、丹尼尔(1562—1619)、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和奥登(1907—1973)等诗人的作品。著名的三行体英诗有雪莱的《西风颂》(1820)和奥登的《大海与镜子》。十九、二十世纪运用该诗体 ......     (共45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师心匠

    明代王世贞提出的诗歌创作的拟古方法。他在《艺苑卮言》中说:“便须铨择佳者,熟读涵咏之,令其渐渍汪洋。遇有操觚,一师心匠。”就是说,写作要在选择优秀作品“熟读涵咏”的基础上,达到“渐渍汪洋”的程度,这样写

    156字 130
  • 一祖三宗

    元人方回对江西诗派的誉称。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首倡诗学杜甫,后来陈师道、陈与义又继承发展了黄庭坚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学杜必先学黄,扩大了江西派影响。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

    180字 133
  • 一致主义

    二十世纪初法国的一个诗歌团体的主张。发起人是于勒·罗曼(1885—1972)主编《一致的生活》杂志,提倡“表现一致的和集体的生活”。主要诗人有乔治·谢讷维埃尔、亨利-马尔丹·巴尔宗、亚历山大·梅斯罗、皮

    315字 120
  • 一次完成说

    德国启蒙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认为诗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影响的。他举出如冷、热、温的气候,自然风景、民族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如雅典的民主制)等都与诗有着密切影响关系。另一方面他又把生物学

    335字 110
  • 十四行诗

    又音译为“商籁体”。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大致有三种形式:(一)、“彼特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构成,每诗句十一音节,一般为抑扬格,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

    622字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