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
分类:中国文化名人名胜188字
在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原为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的紫云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五千言,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迄清,历代均有扩建或修缮,尤以唐代为盛,筑有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50余处。现遗有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宗圣宫、栖真亭、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并有石牛、石狮、碑、碣以及文人学士题咏刻石等 ...... (共188字) [阅读本文]>>
在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原为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的紫云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五千言,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迄清,历代均有扩建或修缮,尤以唐代为盛,筑有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50余处。现遗有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宗圣宫、栖真亭、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并有石牛、石狮、碑、碣以及文人学士题咏刻石等 ...... (共188字) [阅读本文]>>
(?—?)传说中黄帝时史官,汉字创造发明者。一作苍颉,其名字至战国时始见于《荀子》等著作,说他“好书”、“作书”。近人考证,其是整理古代文字较有贡献者。
在陕西西安市西南30余里处,传为仓颉造字之处。据许慎《说文解字》称,仓颉根据鸟兽足迹创造了我国最早的文字,故此台被视为圣迹。隋、唐以来,此台屡建佛寺。唐高宗时,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应制》诗云:“释子谈经
在陕西洛南县西北约22公里,因元扈水出于此,故名。据《雍胜略》载:“仓颉造书于此。”因而此山被认作是仓颉造字之处。山壁上刻有传为仓颉手书的“兽蹄鸟迹”等28个字,现仍隐约可见。全山巍峨秀丽,雄伟壮观,为
在陕西白水县城东约25公里,传为苍颉葬地,后人修庙纪念。据庙内现存碑石记载,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具相当规模,宋、明两代各有增修。现存前殿、正殿、后殿、献殿、戏楼、钟楼和鼓楼等,多为明、清建筑。
在陕西白水县苍颉庙后殿之后。墓为一圆形土堆,周长44.1米,高3.2米。墓顶有枝干四出的古柏一株,各枝干每年轮流荣枯,俗呼为“转枝柏”,今保存完好。墓周围绕花墙,开辟角门,与四周的林木相连,组成一个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