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组
【命名】湖北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198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湖北省安陆县东3km白兆山。
【沿革】本组最初为李捷、朱森1928年所命名的震旦灰岩;1966年陕西省地质局秦岭区测队在郧县幅改震旦灰岩为灯影组和陡山沱组;1982年湖北省地矿局区调所在宜城、随县1∶20万区调时,因据岩石特征与扬子区有差异,而创立白兆山组和岔河组代替灯影组与陡山沱组。
【特征】本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灰黑色、褐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其中有具硅质条带和团块的白云岩、灰岩夹层;下段为灰白、灰及深灰色灰岩、白云岩及具硅质条带和结核的白云岩、灰岩夹层及硅质岩薄夹层。本组下部与岔河组为整合过渡, ...... (共64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