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瓦楞子
【常用别名】 瓦楞,瓦屋子,魁蛤,蚶子壳。
【历史记载概况】 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蚶”。曰:“魁蛤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文。采无时。”藏器曰:“坩生海中,壳如瓦屋。”
李时珍曰:“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蚶味甘,故从甘。案《岭表异》云:南人名空慈子。尚书卢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故名。
【来源】 本品为蚶科(Arcidae)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坩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的贝壳。
【产地及销售】 主产于江苏,辽宁的大连、营口,山东的青岛、烟台,福建,广东。销全国各地。
【采集及加工】 秋、冬二季至次年春季捕捞 ...... (共222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