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纪事诗

梁启超

猛忆中原事可哀,苍黄天地入蒿莱。何心更作喁喁语,起趁鸡声舞一回。

梁启超是近代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年轻时即有感于清廷政治腐败,与康有为一起积极从事维新变法运动。戊戍政变失败后,他曾东渡日本,这首诗便是当时写的,诗中强烈反映了他对国事的关怀和振兴中华的决心。

诗中化用了著名的“闻鸡起舞”的故事。据《晋阳秋》和《晋书·祖狄传》,晋代祖狄和刘琨均怀壮志,且同辟司州主簿,中夜闻鸡鸣而俱起,曰:“此非恶声(古人以为半夜鸡鸣为不祥)也”,遂舞剑习武。后代用这个故事皆借以抒发有志之士及时努力之豪情。而梁启超在运用这故事时是颇有特色 ......     (共76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三、美声之道

    音乐美的讲究,对于古典诗词,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近体诗的诞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大转变。它标志着汉语诗歌对视觉、听觉的形式美的追求,进入了更积极、自觉的阶段。近体诗是骈偶学和调声术的产物,它讲究对仗的

    7508字 31
  • 一、说诗词

    在我们的文学遗产中,古代诗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横向看,中西古典文学的比较,西方(欧洲)以叙事类(再现的)小说戏剧为主,自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圣经文学开始,向来如此,宜乎人们言必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

    3551字 131
  • 二、说赏析

    在孔子时代,诗的作用原是很大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它不仅有审美兴发之作用,还有很强的传

    3756字 132
  • 三、说定法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赏析确乎是因人而异的,在这方面诗歌较之小说戏剧尤为显然。情况千差万别,但大致还是可以理出一些头绪。有的差异是由于了解的不够或误会引起的。汉儒说诗,以为《关睢》是写后妃之德,与今人将其

    3039字 174
  • 第一章 识字

    在不懂音符的人听来,音乐不过是声歌弦管之会而已,什么音色、调门、节奏、旋律,他全无所解。对这样的人谈音乐,无异“对牛弹琴”。同理,对于一个不能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体认出诗歌意象或生活形象的人,也无从谈赏析。

    140字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