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
分类:佛教文化关键词188字
梵文Sramanera的音译,意译为“行慈”、“息恶”、“勤策男”等。指7岁以上20岁以下受过十戒,但未受过具足戒的出家男子。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载,有三种情况:7岁至13岁可驱逐放置食物处的乌鸦,故称“驱乌沙弥”;14岁至19岁已适应出家生活,称“应法沙弥”;已过了20岁而尚未受具足戒仍持沙弥戒身份者,称“名字沙弥”。故中国佛教亦多有超过二十岁出家男子仍为沙弥者 ...... (共188字) [阅读本文]>>
梵文Sramanera的音译,意译为“行慈”、“息恶”、“勤策男”等。指7岁以上20岁以下受过十戒,但未受过具足戒的出家男子。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载,有三种情况:7岁至13岁可驱逐放置食物处的乌鸦,故称“驱乌沙弥”;14岁至19岁已适应出家生活,称“应法沙弥”;已过了20岁而尚未受具足戒仍持沙弥戒身份者,称“名字沙弥”。故中国佛教亦多有超过二十岁出家男子仍为沙弥者 ...... (共188字) [阅读本文]>>
佛是“佛陀”的简称,乃梵文Buddha的音译。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古印度早就有的词,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后,给“佛陀”另加上三种涵义:一是说佛对一切法(一切事物的规律及所呈现的现象)的性质、
释迦牟尼是创建佛教的教主。他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公元前6世纪中叶)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的家里。父亲名净饭,母亲名摩耶。摩耶夫人生产前,按当时风俗,回到娘家去,路过蓝毗尼园,在树下休息
“法轮”的“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个传说,人们把战功显赫、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
也叫“南传上座部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入而名。从语系上分,属巴利语系,所以也称巴利语系佛教(也称巴利文佛教)。南传佛教传播的地区主要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地区。释
亦称“四界”。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相当物质现象)的基本元素。因为四大能造作一切色法,所以四大也叫“能造四大”。佛经中说,四大的作用分别为持(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