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望
分类:敦煌石窟200字
在人字坡窟顶的两坡面上。以塑或绘的形式表现出椽子,椽子上多绘金缸纹,椽间望板上绘天人、灵鸟、飞天等,与莲花、忍冬、卷草、云气纹组成多种图案,形象简洁明快,富于生气。北魏第248、251、254、257、259窟,西魏第288、430、435窟,北周第428、431窟都有椽望形象。到西夏改造前代的人字坡窟顶时,椽望的椽子上绘束莲图案,望板绘西蕃莲枝图案,装饰性很强,却少了些生趣,第418窟既是 ...... (共200字) [阅读本文]>>
在人字坡窟顶的两坡面上。以塑或绘的形式表现出椽子,椽子上多绘金缸纹,椽间望板上绘天人、灵鸟、飞天等,与莲花、忍冬、卷草、云气纹组成多种图案,形象简洁明快,富于生气。北魏第248、251、254、257、259窟,西魏第288、430、435窟,北周第428、431窟都有椽望形象。到西夏改造前代的人字坡窟顶时,椽望的椽子上绘束莲图案,望板绘西蕃莲枝图案,装饰性很强,却少了些生趣,第418窟既是 ...... (共200字) [阅读本文]>>
宝相纹莲花纹样的一种,似团花纹样。其花形以四瓣一层,成“十”字状,层层交错相叠成“米”字形;以荷花为主,其花瓣有桃形纹、莲瓣纹、云头纹、花叶等组成。多出现于初唐。如敦煌莫高窟第332、334等窟的边饰。
第61窟筚篥(五代)吹奏类竖管乐器。为竖管中插哨嘴乐器,古称咸篥,悲篥,或笳管,即今日北方流引之“管子”,南方流行之“喉管”。敦煌壁画所绘筚篥,较今日管子稍长,似为竹管,其长度有时和竖笛相似,哨嘴也较大
第321窟不鼓自鸣敦煌壁画表现音乐的一种构图形式。即将各种乐器绘於空间,并绕以彩带,凌空飘舞,寓意天宫极乐世界处处有音乐,无须人演奏,乐器自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其位置多在佛龛内外、壸门、以及经变画的上端的
宋初窟檐鸱吻又称吻兽,壁画中与鸱尾同类的屋顶装饰一物,鸱身下部绘成张口含脊的龙头形。如第61窟酒肆建筑的正脊两端,一对龙头睁眼竖耳,须牙毕现,对含正脊,背上仍有向内上翘的背鳍。明清时鸱吻已完全变成龙的形
慈氏之塔正面图原座落在距莫高窟东南约15公里的三危山老君堂,为便于保护和研究,于1982年搬迁到莫高窟,是一座八边形平面土木结构的小型单层塔,塔身南面辟门(搬迁后门向西开),门额上方墨书“慈氏之塔”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