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谷枯病
异名 水稻细菌性颖枯病。
病原 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 gluma,是一种细菌。异名Pseudomonas gluma。
寄主 水稻、燕麦、扁穗雀麦、狗尾草、牛筋草、芦苇、苏丹草、早熟禾、鞘糠草、看麦娘、升马唐、薏苡、狼尾草、弯叶画眉草、梯牧草雀稗属的双穗雀稗和毛花雀稗、黍属的秋稷和羊草以及须芒草属的一些杂草等。
危害 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日本水稻上最严重的病害,引起水稻苗腐病的大流行。
分布 最早于1956年在日本九州被发现,目前该病已经蔓延到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国。我国仅台湾省有发生。
为害症状 (1)苗期:幼苗发病后 ...... (共141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