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风俗

六礼

分类:中国风俗394字

(1)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礼记·士昏礼》有明确记载。以后各代大多遵循周礼,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北宋官宦贵族,婚礼沿袭六礼。但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成(纳征)。明代官宦贵族仍备“六礼”,庶人减礼,《明史·志第三十一》庶人婚礼:“朱子《家礼》无问名、纳吉、止纳采、纳币、请期。洪武元年定制用之。”清代官制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多了女家“铺房”一礼。《清史稿·志第六十四》:“凡品官论婚,先使媒妁通书,乃诹吉纳采。婚前 ......     (共39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风俗

    二十四节气

    亦称“二十四气”。我国民间传统节令。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列在12个月里。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

    622字 38
  • 中国风俗

    七十二候

    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其计算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其方法是以鸟兽虫鱼、草木生态的变动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来验证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

    404字 54
  • 岁时节令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素有节气和节日之分。所谓节气,即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即黄道而定,每个节气的时间大致15天多一点,一年二十四节气合起来约365天。所谓

    1887字 130
  • 春节

    俗称“新年”。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即夏历元旦(正月初一)。流行于全国各地。汉、蒙古、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黎、畲、纳西、仡佬、裕固、京等族都过此节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1799字 146
  • 扫尘

    亦称“扫年”、“扫垢”、“扫室”、“除尘”等。江苏叫除残、浙江叫掸尘、福建叫絛尘。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部分与汉族杂居的回、满、蒙等少数民族也有此俗。各地时间不一,有在除夕,有在腊月初

    311字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