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党项与西夏历史

〔附録〕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考釋

分类:党项与西夏历史1977字

附録標題,編者所加。

張澍書天祐民安碑後:此碑在吾武威城内北隅清應寺中,有碑亭,前後磚砌,封閉已久。耆老亦不知爲何碑,但言不可啓,啓則必有風雹之災。余於嘉慶甲子年,自貴州玉屏引疾歸家,暇與友游覽,欲坼其封,僧不可,强之,亦不可。乃言:‘若有禍祟,我輩當之,與住持無預。’乃允。遂呼傭人數輩,啓其前甓,甓剖而碑見。高一丈許,塵土積寸餘。帚之,乍視字皆可識,熟視無一字可識。方整與今楷書無異。額篆書‘天祐民安之碑’六字。余曰:‘碑後必有釋文,仍命坼其後,拂視之,乃釋文也。末有銘詞六十四句,文理樸陋,末云:‘天祐民安五年,歲次甲戌,正月甲 ......     (共197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党项与西夏历史

    黨項、西夏氏族表

    此表概括敍述西夏後裔事跡,以蒙史較詳,録作正文,而校以新元史。内容歧異者注明,内容相同者從略;個别字句無損於内容者不校。標題編者所加。唐兀者,鮮卑八部之一,黨項遺穜也。唐兀卽黨項異文。自唐季拓跋思恭爲夏

    2753字 20
  • 第一部分 傳記類

    説明:本部分分三組編寫。早在隋初,黨項族即已著録於史册,降及宋代,西夏政權雖已建立,但宋史仍爲境内黨項族立有專傳。以故輯録康、宋諸史黨項傳爲第一組。由於輾轉因襲,重出者多,故可合校則合校。各篇具體處理方

    167字 99
  • 隋書黨項傳

    唐魏徵主編隋書,於貞觀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完成。唐李延壽修北史,其黨項傳因襲隋書,僅個别字句略有差異。今以隋書黨項傳爲正文,校以北史,内容歧異者注明,個别字句不同而無害於文義者不校。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

    811字 95
  • 舊唐書黨項羌傳

    舊唐書作於五代後晉,成於公元九四五年,内容多直接取材於唐代史官著述。通典作於唐代,其所述黨項事蹟止於公元七六八年,雖史源較早,但非唐代黨項之全豹。太平寰宇記作於宋太宗時,其黨項事蹟略同於王溥唐會要,蓋皆

    3168字 102
  • 新唐書黨項傳

    黨項,漢西羌别種,魏、晉後微甚。周滅宕昌、鄧至,而黨項始彊。其地古析支也,東距松州,西葉護,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渾。處山谷崎嶇,大抵三千里。以姓别爲部,一姓又分爲小部落,大者萬騎,小數千,不能相統,

    2936字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