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庆阳民俗礼仪

笄礼

分类:庆阳民俗礼仪138字

笄礼是古代贵族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的加笄仪式。笄,就是发簪。行笄礼,即要改变幼年发型,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縰(黑布)把发髻包住,盘在头顶,再插上笄把发固定住。类似后世的络络,表示女子已成人。《仪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其仪式与冠礼基本相同 ......     (共13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庆阳民俗礼仪

    周礼旧邦

    庆阳古为“周旧邦”,是周先祖发祥之地,更是滋生周礼的肥沃土壤。周先祖教民稼穑的农耕文化、教化臣民的民俗礼仪文化遗存相当丰厚。以至数千年后的今天,庆阳城乡日常民俗礼仪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多为周代民俗礼仪的

    196字 126
  • 庆阳民俗礼仪

    行情

    行情,又叫带礼。带礼分“家情”、“私情”和“官情”。“家情”为一家人的情,“私情”为行情者一人的情,“官情”为搭伙成群而行的情。庆阳人过事,都要或请,或捎话,或发请柬,通知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邻里前

    462字 37
  • 庆阳民俗礼仪

    元宵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上元、元夜、元夕。相传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权,众臣于正月十五日诛灭吕氏,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于正月十五日晚月圆后出宫与民同乐,并把此晚叫“元宵”。宵者,天河夜空也。因是第一个月圆之日

    870字 25
  • 庆阳民俗礼仪

    庆阳端午节

    庆阳人把端午叫“单五”。千百年来,庆阳人一直保留着过端午,吃粽子、戴绌绌的这种习俗。每逢端午节,人们提早要为小孩做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香包(即绌绌)、购雄黄、拈花绳、碾黏米、扳粽叶、买红枣、称蜂蜜,为端

    440字 28
  • 庆阳民俗礼仪

    过岁岁

    孩子出生一周年,家中要准备丰盛的酒席,邀请亲朋来为孩子“贺岁”,叫“过岁岁”。过去重男轻女,男孩过岁岁,要提前一天;女孩则在满月当天。在庆阳北部,贺岁时还要拜家谱,行祭祖礼。一般这天,家中要备酒席,请媳

    286字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