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汤弄
地名。今山西南路(南京东路至苏州河段)及盆汤弄的统称。有的著作和文章中称,因这里集中了上海许多盆汤而得名,似误。上海在近代以前没有开业的澡堂,家庭只能自己烧水或上“老虎灶”打热水盥洗,客栈也只供应少量热水给客人使用,生活极为不便。据1876年(清光绪二年)出版的《沪游杂记》记载,有人在此开设上海最早的名为“畅园”的盆汤,故被称之为“盆汤弄”。盆汤分“官盆”和“客盆”两种,官盆价为客盆价的二倍[1876年官盆每位收价七十文,客盆三十五文;1910年(宣统二年),官盆每位收价一百二十文,客盆六十文];官盆为搪瓷洋盆,客盆用中国木桶。早期盆汤均称为“园”和“池” ...... (共45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