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民间文学

山歌

分类:中国民间文学160字

民歌的形式分类的一种。泛指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编唱的抒情歌谣。江南各省则把劳动歌统称为山歌。它的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大都采用独唱或对唱的形式,也有齐唱与一领众和的。歌词结构一般都是四句一段,每句七言,或穿插固定的衬字、衬词,也有的增添部分句子,形成变体。节奏自由,音调悠长,具有刚健清新,质朴自然的风格 ......     (共16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二人台

    民间小戏的一种。流行于内蒙及河北、山西的一部分地区。源于当地民歌《丝弦坐腔》,并吸收山西民间歌舞及受蒙古民歌与社火的影响演变而成。演员一般为一男一女,可分饰多种角色。表演形式为边歌边舞的走唱形式。唱腔丰

    151字 104
  • 二人转

    走唱的一种。又名“蹦蹦”、“双玩艺儿”。流行于东北地区。是在东北民歌和大秧歌基础上吸收河北莲花落等形式发展起来的。二人表演,现在表演者均为一男一女,各手执扇子、手帕表演。讲究“唱、扮、说、舞、绝”五功。

    245字 147
  • 二郎担山捉日的传说

    属传奇性英雄传说。大意说古时曾有七个太阳在天空轮番照射,万物枯焦,百姓无法生活。有个大汉名叫二郎,天生神力,决心制服太阳。他挑了两座山,一路追赶太阳,每捉住一个太阳就压在山底下,如此一连捉住六个,最后一

    168字 108
  • 丁丁腔

    江苏民间小戏的一种。流行于徐州一带。由清代当地的民歌《太平歌》发展而成,有唢呐、锣鼓等乐器伴奏。有入句腔、平韵、花韵等腔调。现在的伴奏乐器以月琴为主,还有京胡、二胡、笛、琵琶等。

    92字 152
  • 十兄弟型故事

    幻想故事。是讲十个兄弟各具特殊本领,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发挥所能,团结对敌的故事。它们形体特别,各自具有顺风耳、千里眼、长脚杆、铁脑袋、铁骨尸、大嘴巴、软骨头、有气力、刀枪不入、肚皮包海、冷清清等特异功能

    458字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