禘袷之礼
古代在宗庙举行“祫祭”与“禘祭”,称为“禘祫之礼”,或并称为“殷祭”。“祫”就是“合”的意思,“祫祭”即集合远近祖先的神主,在太祖庙大合祭。《春秋》称其为“大事”,《公羊传》文公二年解释说: “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 合祭也”。“禘”即 “谛”, 谓 “谛审尊卑昭穆之义”(《后汉书·章帝纪》注引《续汉书》说)。“禘祭”的含义很多,或指大禘之祭——就是帝王推寻始祖所自出之帝, 在始祖庙以始祖配祭而举行的追祀大典(《礼记·大传》孙希旦集解引赵匡说);或指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汉代之禘祭,则指宗庙五年一次的禘祭。具体做法是:三年丧毕时举行 ...... (共43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