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
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荀子之前,孟子的性善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曾颇为流传。荀子针对孟子的观点提出反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即人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同上)荀子把人之自然的生理需求,都视为“恶”的根源,若顺其发展,则人性自恶。由此,荀子认为“师法”、“礼义”皆为矫治人之性恶而制作。“凡礼义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 (共41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