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资治通鉴

诸葛亮北伐

分类:资治通鉴30669字

【说明】

《通鉴》 卷七十至卷七十三,记载了蜀汉诸葛亮五次北伐战争。

蜀汉北伐曹魏,是三国鼎峙中蜀汉企图摆脱弱小地位和免遭倾覆,而进行的以弱伐强的战争。

经夷陵之战,三国依然鼎峙,但力量对比已发生变化。曹魏坐山观虎斗,收到渔人之利。此后,自文帝曹丕至明帝曹叡,都注意修政和边防,休养生息,巩固统治,以待时机蚕食蜀、吴。孙吴虽然战胜,据有扬、荆、交三州,又注意修政,政局尚可维持,但对外比较孤立,内部时有骚动,在强魏为邻时有摩擦的情况下,再难有较大的作为。

蜀汉经江陵、夷陵之战,两度惨败,丢失荆州,损耗大量人力物力,削弱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 ......     (共3066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桂陵、马陵之战

    【说明】《通鉴》卷二记载了桂林、马陵之战。齐、魏的桂林、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当时有魏、赵、韩、齐、燕、楚

    5429字 175
  • 济西、即墨之战

    【说明】《通鉴》卷四记载了济西、即之战。燕齐济西、即墨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自春秋至于战国,东方的齐国一直较为强盛,直接威胁到北方的燕国。齐军曾一度(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太子平与子之争夺王位的内乱

    10575字 125
  • 长平之战

    【说明】《通鉴》卷五记载了长平之战。秦赵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因奖励耕战,日益强盛起来,不断蚕食四邻,扩张势力范围,南占巴、蜀,东至“三河”,到战国后期,秦已是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

    7524字 134
  • 平舆之战

    【说明】秦楚平舆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末期。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兼并战争,随着各诸侯国强弱盛衰的变化,封建制已日益发展,统一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战国后期,秦已担起统一的历史重任。平舆之战是秦统一过

    3998字 143
  • 钜鹿之战

    【说明】《通鉴》卷八记载了钜鹿之战。钜鹿之战是以项羽为首的楚义军同章邯统领的秦军一场关系全局的大战。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之后,除了做了一些巩固统一,有利于历史发展的事之外

    6766字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