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方法

二律背反

分类:方法741字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的哲学用语,亦可译为“互相冲突”。指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是可论证的命题(或规定)之间的矛盾。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性的“二律背反”占有重要地位。康德企图用“二律背反”来证明理性在认识世界时,必然会陷入不可解决的自相矛盾。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理性是一种最高的认识能力。当理性试图认识“自在之物”即感觉之外的物质世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以自解的矛盾,康德把这种矛盾叫做“二律背反”。康德认为这种“二律背反”有四个:(一)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 ......     (共74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方法

    二元对比排序方法

    模糊排序中最常用的方法。所谓排序是针对某种特定含义进行的。例如,在人群中按健康程度排序就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排序的例子。二元对比排序,是指对几个特定的排序对象在两面对比的基础上所做的整体排序。常用的二元对比

    1325字 28
  • 方法

    三分法

    三相模糊统计方法的一种特定方法。将一个论域分成三个模糊区域,关键在于找到二个分界点。例如:〔老,中,青〕的划分,在人的年龄集合〔0,200〕上要找到老年与中年的分界点,用ξ表示。还要找到中年与青年的分界

    518字 48
  • 方法

    内涵逻辑

    从某种严格的意义上说,内涵逻辑是研究涉及到意义或者意义等同的推理那种逻辑的一部分。它是和外延逻辑相对应的一种逻辑。外延逻辑对其一般原则的陈述和论证仅与下述概念相关:真与假,真值、集合或者类的同一和差异,

    1257字 26
  • 方法

    反三段论

    多重复合判断推理的一种。所有三段论都可以表述为多重复合判断“如果p且q,那么r”。其中p和q相当于三段论的两个前提,r相当于三段论的结论。所谓反三段论是沿着与三段论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演绎推理。推理过程是首

    391字 21
  • 方法

    公理化方法

    一种构造理论体系的演绎方法。包括两个要点:第一,它在一个理论中明确区分了初始概念和被定义概念,出发命题(即公理)和被证命题(即定理);第二,它明确规定了演绎的规则。运用这些规则于公理和已证定理,就可以证

    1897字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