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昆曲
亦称“婺州昆腔”、“金华草昆”,系昆山腔支流。流行于旧婺州(金华)、处州(丽水)、衢州、严州(建德)府属各县。前辈艺人传说,金昆为苏州昆腔艺人因避兵灾,逃至金华,带来传播。清道光十九年(1839)前已很盛行,班社多达二十余副,称为“金昆大班”,影响由浙西远及浙南。1840年金昆艺人曾被邀至永嘉传授剧目,协助建立温州的昆班,使永嘉昆剧得以继承发展。金昆繁荣局面,维持到咸、同年间。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席卷江南,受战事影响,班社骤减。少数班社在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驻金期间,演出逐渐活跃,太平军将士与民同乐,竞相观看,看毕纷纷掷钱币于台上,褒扬激励艺人。1865 ...... (共252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