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外誉称

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分类:中外誉称344字

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子(约前340—前245)。荀子名况,字卿。他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研究和继承,有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的存在,而是认为“天”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万物等自然界,自然界万物皆由“气”所生。他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与社会治乱和人事无关,并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也确实是可以被认识的。由于荀子在先秦时期是唯物主义思想最 ......     (共34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外誉称

    香料之王

    麝香。天然香料中的上品,它是从栖息在亚洲大陆的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中提取的。在北印度、中亚细亚等地区,以及我国云南、西藏、青海、新疆、东北各省的山区,均有麝鹿踪迹。麝香的采取习惯用“杀麝取香”,系由狩猎

    290字 25
  • 孔圣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时迁鲁国。父叔梁纥作过鲁国陬邑大夫。孔子曾当过“委吏”(管仓库、司会计)、“乘田”(管畜

    455字 73
  • 素王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家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西汉被独尊,并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思想。孔子被神化,成为封建社会中的精神领袖,因而获“素王”之誉。参

    110字 93
  • 复圣

    春秋末鲁国颜渊(公元前521—前490)。颜渊名回,字子渊,是孔子的学生。虽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孔子赞其德行和学问,引为唯一的同道。儒家后学及封建统治者因此尊称其为“复圣”。

    90字 81
  • 宗圣

    春秋末期鲁国人曾参(前505—前436)。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为孔子晚年的学生。重视孝道,主张“慎终”(慎理父母丧事)“追远”(追念祖先)。注重修身,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141字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