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外誉称

程氏两夫子

分类:中外誉称383字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和其弟程颐(1033—1107)。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同为理学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都是天理的体现。理为气之本,有理则有气,气聚而生物,气散而物灭。他们指出,理在人为“性”,所以“性即是理”。作为天理的“性”是纯粹至善的,而人的“才”,即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只有除去产生“人欲”的根源,认识并保存人性中纯然天理的那一部分,才能归于善。在认识论上,他们认为人认识事物乃是“格物致知”,即通过与事物接触而使自我心中的天理由灭 ......     (共38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外誉称

    香料之王

    麝香。天然香料中的上品,它是从栖息在亚洲大陆的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中提取的。在北印度、中亚细亚等地区,以及我国云南、西藏、青海、新疆、东北各省的山区,均有麝鹿踪迹。麝香的采取习惯用“杀麝取香”,系由狩猎

    290字 26
  • 孔圣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时迁鲁国。父叔梁纥作过鲁国陬邑大夫。孔子曾当过“委吏”(管仓库、司会计)、“乘田”(管畜

    455字 76
  • 素王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家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西汉被独尊,并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思想。孔子被神化,成为封建社会中的精神领袖,因而获“素王”之誉。参

    110字 94
  • 复圣

    春秋末鲁国颜渊(公元前521—前490)。颜渊名回,字子渊,是孔子的学生。虽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孔子赞其德行和学问,引为唯一的同道。儒家后学及封建统治者因此尊称其为“复圣”。

    90字 81
  • 宗圣

    春秋末期鲁国人曾参(前505—前436)。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为孔子晚年的学生。重视孝道,主张“慎终”(慎理父母丧事)“追远”(追念祖先)。注重修身,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141字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