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婚
分类:关东文化141字
满族传统婚俗。旧时婚礼共3日完成,故有此称。第1日为女方送嫁妆,男家迎之,新妇此日离家,当晚“打下处”(住宿)于途。第2日娶亲,接新妇至男家后举行一系列礼仪。第3日会亲,女家亲友到男家吃酒赴宴。今东北某些地区农村仍沿此俗,后经简化并为1日举行,即早晨迎妆,上午娶亲,下午会亲 ...... (共141字) [阅读本文]>>
满族传统婚俗。旧时婚礼共3日完成,故有此称。第1日为女方送嫁妆,男家迎之,新妇此日离家,当晚“打下处”(住宿)于途。第2日娶亲,接新妇至男家后举行一系列礼仪。第3日会亲,女家亲友到男家吃酒赴宴。今东北某些地区农村仍沿此俗,后经简化并为1日举行,即早晨迎妆,上午娶亲,下午会亲 ...... (共141字) [阅读本文]>>
辽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热水乡二八地村,1966及1975年先后发掘了两座墓。均为砖筑圆形单室,以一号墓出土的一具反映契丹族草原放牧图石棺画最具特色,出土遗物较多,有陶瓜棱罐、双凤纹铜镜、金龟、
曲艺曲种。原为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说唱艺术。于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八角鼓的八角,代表满族八旗,鼓下垂着的紫色长穗,象征“紫气东来”、“大清一统”。垂双穗,象征满汉两族和谷生双穗。自乾隆年间
金代生活用具。计2件。吉林市博物馆。皆为黄铜铸造。镜身均为圆形,缘下有柄,柄上窄下宽略呈长方梯形。镜缘为凸起窄缘,缘内有浮雕式图案,图案内容相同。镜柄为凸起窄边,中间亦有浮雕式图案,但图案内容不尽相同。
战国(约公元前348—284)齐国刀币石范,长21.5,宽12.5,厚2.7厘米。存有阴刻平行线模2枚。左枚为面模,刀身部有阴刻反书“莭墨之大化”5字;右为背模,上部阴刻“≡”三横道,其下阴刻反书“辟邦
刀煎铺子幌,此幌为典型画幌,黑框内绘有蓝色的各种剪刀图案。示意出售各种剪刀。刀剪铺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