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马汉麟古代汉语

3.“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分类:马汉麟古代汉语1709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把宾语从动词或介词的后面,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宾语的后面,加助词“之”、“是”等来标志,这也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句法。现在我们分别从动词的宾语提前的情况和介词的宾词提前的情况,来讨论这种句法。

第一,动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等来标志。例如:

 (一)寡君其罪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我们的君王正担心着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困难吗?

 (二)君亡不恤,而群臣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我们这群臣子, ......     (共170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绪论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有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勤劳、勇敢的人民。我国已经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劳动人民在这几千年当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卓越

    3075字 84
  • 语法

    1.词2.实词和虚词3.兼词4.判断句5.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

    40字 81
  • 1.词

    词是用来造句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它可以是一个字,如:“冠”、“履”。这叫单音词。也可以由两个字组成,如:“边疆”、“罔两”(水神)。这叫双音词。也可以由三个字组成,如:“主人翁”。这叫三音词。双音词和三音

    143字 82
  • 2.实词和虚词

    根据词的意义和造句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很多类,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叫实词。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四种。(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例如:(一

    4884字 104
  • 3.兼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为数不多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个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思和作用,我们管它叫兼词。它的读音一般也就是这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一)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

    534字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