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宫廷文化

分类:中国宫廷文化299字

先秦时期诸侯国名。姬姓。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分封诸侯,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而周公旦因辅佐周成王不能就封前往,其子伯禽代父受封。伯禽为鲁之开国君主,即 《诗·鲁颂·閟宫》所诵: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鲁疆域有今山东的东南部,都城在曲阜。鲁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出生地,亦是中国儒学的发源地,夙以秉周礼著称。春秋时期大国争霸,鲁国势力渐弱,至春秋后期,公室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卿室侵分。战国时期,鲁已降为列国中的小国。鲁顷公十二年 (前261),楚考烈王攻鲁,夺取了鲁的徐州 (今山东滕县东南)。至公元前256年,楚兼并了鲁,将鲁君迁 ......     (共29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宫廷文化

    占星术

    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又称“占星学”或“星占术”。占星术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中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早期多是利用星象观察来占卜较为重大的事件,如战争的胜负,国家或民族的兴亡,国君或权臣的命运等。

    585字 58
  • 中国宫廷文化

    祭祖

    祭祀祖先的礼仪。宫廷祭祖一般在宗庙举行。祭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祖先崇拜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至夏商周三代之时,祭祀祖先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

    596字 32
  • 中国宫廷文化

    宗庙

    中国古代社会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宗庙之设,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历代王朝都极力维护宗庙制度,并将宗庙与社稷并列,成为王室或国家的代称。古代帝王宗庙之制

    566字 50
  • 中国宫廷文化

    历代帝王庙

    明、清两代王朝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帝王的殿堂。这种做法渊源于秦汉时期的“五畤”。明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以五帝、三皇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于是在南京钦天山之南建立历代帝王庙

    238字 41
  • 中国宫廷文化

    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祷丰年的处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地坛,明代天子合祭天地于此。嘉靖年间议天地分祭,后在北郊建地坛,此处就称为天坛。天坛分南坛与北坛两部分,南坛围墙为方形,北坛围墙

    656字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