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宫廷文化

西汉

分类:中国宫廷文化879字

朝代名。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称汉王。尔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于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 (今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医治战乱的创伤,保证王朝的财政收入。经过惠帝、吕后、文帝几代努力,社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新局面,史称 “文景之治”。与此同时,西汉王朝继承秦制,不断健全巩固封建国家机器。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先是封异姓王,后来在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又封了同姓王其后,封国势力膨胀,形成尾大不掉局面,经 ......     (共87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宫廷文化

    占星术

    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又称“占星学”或“星占术”。占星术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中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早期多是利用星象观察来占卜较为重大的事件,如战争的胜负,国家或民族的兴亡,国君或权臣的命运等。

    585字 63
  • 中国宫廷文化

    祭祖

    祭祀祖先的礼仪。宫廷祭祖一般在宗庙举行。祭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祖先崇拜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至夏商周三代之时,祭祀祖先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

    596字 34
  • 中国宫廷文化

    宗庙

    中国古代社会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宗庙之设,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历代王朝都极力维护宗庙制度,并将宗庙与社稷并列,成为王室或国家的代称。古代帝王宗庙之制

    566字 55
  • 中国宫廷文化

    历代帝王庙

    明、清两代王朝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帝王的殿堂。这种做法渊源于秦汉时期的“五畤”。明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以五帝、三皇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于是在南京钦天山之南建立历代帝王庙

    238字 42
  • 中国宫廷文化

    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祷丰年的处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地坛,明代天子合祭天地于此。嘉靖年间议天地分祭,后在北郊建地坛,此处就称为天坛。天坛分南坛与北坛两部分,南坛围墙为方形,北坛围墙

    656字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