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文艺学新概念

情感逻辑

分类:文艺学新概念1250字

人们对艺术的情感特征及其功能早就很敏感,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古典大家关于“迷狂”、“净化”、“寓教于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一点。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提到“用情感来审辨”和“用原则来审辨”两派的对立。当时情感理论的代表、法国人杜博斯在《关于诗画的批判性思考》中指出,艺术是“外界事物在我们心中所起的印象,它把任何反思的加置于一旁”,宣称除了被他称为“第六感官”的情感之外,对艺术的评价不存在任何标准,与“情感”对立的概念、争论都没有意义。大多数形而上学家的所有细微研究尽管正确,也不能降低诗作所享的声誉,去掉它们具有 ......     (共125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文艺学新概念

    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模式

    在论述文学艺术的魅力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的非个体性内在原理。有的论者认为,同一作品能够对不同欣赏者(包括不同的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都产生魅力,可见艺术魅力不仅具有因人而

    685字 30
  • 文艺学新概念

    控制论方法

    控制论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它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神经生理学、无线电通讯、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计算机技术、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相互影响渗透的产物。控制论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1343字 29
  • 文艺学新概念

    信息论方法

    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研究存在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

    986字 31
  • 文艺学新概念

    信息论美学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建立得益于现代信息论。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开始用信息论方法研究美学问题,信息论美学分别在法国和德国发展起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尔斯和德国的本泽。前者1958年发表的《

    1312字 37
  • 文艺学新概念

    审美效应

    指文艺鉴赏过程中作品对鉴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即文艺作品艺术魅力的本质。在《论文学艺术的魅力》一文中,作者提出,文艺作品自身具有一种审美素质,这种审美素质具体地表现为意趣、情趣、谐趣等多种审美趣味形态,

    751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