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
早期民间道教的一大派,东汉顺帝时(126-144),沛人张陵于蜀中创立。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于顺帝时入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教。受其道的出五斗米,当时称为“米贼”。张陵传其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他们祖孙三人被后世道教呼为“三张”,称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即所谓“三师”。由于入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供道或酬谢道师,故称五斗米道,又称米道、米巫。张陵创道的事迹史载甚少,张衡仅是提及,事迹较详的是张修和张鲁。《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鱼豢《典略》说:光和(178-184)中,汉中有张修,为五斗米道。 ...... (共61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