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古代礼俗

冕服

分类:中国古代礼俗598字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服。上衣象天而用玄色,裳在下象地而用黄色,大约产生于对天地的崇拜。《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穿)衣服而治天下,盖取之乾坤。”乾指天,坤指地。据《虞书》记载,冕服上有十二章(花纹):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八章为画;藻、粉米、黼、黻四章为绣。日、月、星如三光之耀,取其照临光明。龙变化而取神之义,这大约是图腾在衣服上的表现。山,一说取其能云雨,或说取其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华虫,雉属,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德。宗彝,谓宗庙之郁尊, 虎彝、 蜼彝, 取勇猛、智慧。藻,水草有文者,取其清净。 ......     (共59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古代礼俗

    字又作常,古指下衣。《说文》:“常,下帬也。”“帬,下裳也。”《释名·释衣服》:“下曰裳。”《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古代的下裳就是裙。《说文》:“裙,下裳也。”古代男子也著裙。

    212字 106
  • 中国古代礼俗

    祎衣

    王后六服之一,古代王后跟随天子祭先王时穿的祭服。上面织有野鸡的花纹。《周礼·天官·内司服》: “掌王后之六服,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素纱。”郑玄注:“从王祭先王,则服祎衣。”《释名·释衣服》:

    188字 39
  • 中国古代礼俗

    深衣

    古代衣与裳相连的衣服。《礼记·深衣》 郑玄注:“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衣边)之以采。”孔颖达疏:“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短不能露出肤肉, 长不能覄于地面,较朝服为短。上窄下宽,袂

    424字 29
  • 中国古代礼俗

    龙袍

    古代天子、皇后所用的服饰。《清通志·器服略》:“皇帝龙袍,包明黄,领、袖俱石青色金缘,绣化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主水。裾左右开。”

    238字 27
  • 中国古代礼俗

    ①古代衣之通称。《唐书·车服志》: “士人以枲紵襕衫为上服。 马周请加襕袖裸襈开骻者,名缺骻衫。”②专指短袖的单衣。《篇海》: “衫,小襦也。一曰单襦。”《释名·释衣服》: “衫,芟也,衫衣无袖端也。

    131字 23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