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历代骈文

三都赋序

分类:历代骈文2132字

盖诗有六义焉〔1〕,其二曰赋。扬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2〕。”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3〕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4〕,则知卫地淇澳之产〔5〕;见“在其版屋”〔6〕,则知秦野西戎之宅〔7〕。故能居然而辨八方。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8〕;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9〕;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10〕;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11〕。假称珍怪,以为润色〔12〕。若斯之类,匪啻于兹〔13〕。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14〕。校之神物〔15〕,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16〕,于义则虚而无征〔17〕。且夫玉卮无当〔18〕, ......     (共2132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历代骈文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东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叔于宋〔5〕,求邳豹、公孙支于晋〔6〕。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7〕,遂霸西戎。孝公用

    3060字 203
  • 历代骈文

    归田赋〔1〕

    游都邑以永久〔2〕,无明略以佐时〔3〕;徒临川以羡鱼〔4〕,俟河清乎未期〔5〕。感蔡子之慷慨〔6〕,从唐生以决疑〔7〕。谅天道之微昧〔8〕,追渔父以同嬉〔9〕。超埃尘以遐逝〔10〕,与世事乎长辞〔11

    2177字 87
  • 历代骈文

    荐祢衡表〔1〕

    臣闻洪水横流〔2〕,帝思俾〔3〕,旁求四方〔4〕,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5〕,将弘祖业〔6〕,畴咨熙载〔7〕,群士响臻〔8〕。陛下睿圣〔9〕,纂承基绪〔10〕,遭遇厄运〔11〕,劳谦日昃〔12〕。惟岳

    3226字 120
  • 历代骈文

    为袁绍檄豫州〔1〕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2〕。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3〕。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4〕。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

    7793字 85
  • 历代骈文

    求通亲表〔1〕

    臣植言: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2〕;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3〕。故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4〕。”夫天德之于万物,可谓弘广矣〔5

    4237字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