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农具通史

金属铚、镰

分类:农具通史2082字

(一)各地发现的金属铚、镰

最早的铜铚可能出土于属齐家文化遗址的甘肃武威娘娘台(图2-8-6)(采自《农业考古》1988年2期,187页)。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一批公元前1 600年前的夏代铜镰,红铜、青铜均有发现 (《甘肃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见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发现的一件晚商铜铚,长方形,弧刃,有三孔,刃长20.5厘米,背长20厘米,宽6厘米。背部有夹柄的痕迹,像是一件特制的尺寸比较大的铚。这里还发现了一批长条形无齿平刃青铜镰。山东济南大辛庄于1954年出土了一件商代铜镰 (《文物》,1959年11期),直背齿刃,刃略有弧,齿纹与柄基 ......     (共208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农具通史

    “斧” 字出现很早,原始农业时代可能已有斧这个名称。有人认为甲骨文中已有 “斧” 字,写法是“”(孙云鹤: 《常用汉字详解字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诗经》中则多次出现“斧” 字,如《诗

    6620字 68
  • 农具通史

    对于耜,历史文献也有不少记述,前面讨论耒时已多处涉及,如《易经·系辞》“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等。在《诗经·周颂·良耜》这首祭祀土谷神灵的乐歌中,一开头就是“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制作良好的耜

    6538字 30
  • 农具通史

    原始农业时代是否有农具“锹”呢?后期的文献资料也许能提供一些线索。《庄子·外物》: “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耨于是乎始修。”《盐铁论·申韩》: “犀铫利鉏,五谷之利而间草之害也。” 《六书故·地理一》

    3466字 30
  • 农具通史

    铚是刀的一种,是切割禾穗的农具。一般认为,农业早期,只收禾穗不收秸秆(尚民杰: 《对早期原始农业的初步探索》,《农业考古》,1992年3期)。这种收割方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出于传统习惯。当人们

    6674字 32
  • 农具通史

    各地所见石三角形器

    目前所见石三角形器,一般形体有两种,第一种石三角形器的特征是体形扁薄,平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腰经磨光成刃边,两刃边夹角为锐角,底面为页岩自然裂面,顶面平滑,中部有孔,多在中线一行排列,有单孔、双孔、三孔

    9477字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