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农具通史

桔槔的发明

分类:农具通史2843字

春秋战国时代是农田排灌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期兴修的许多大型水利工程,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航运交通,而且对农田排灌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过这些水利工程,基本上还都是用于自流灌溉,很少使用排灌工具进行人工排灌。只有小范围的园圃,尚主要使用传统的缸、罐、瓮等工具进行小面积的浇灌。

随着园圃业的发展以及旱作地区凿井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高效灌溉工具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于是一种新的灌溉农具——桔槔应运而生了。

对于桔槔,《庄子·天地》 中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

......     (共284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农具通史

    “斧” 字出现很早,原始农业时代可能已有斧这个名称。有人认为甲骨文中已有 “斧” 字,写法是“”(孙云鹤: 《常用汉字详解字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诗经》中则多次出现“斧” 字,如《诗

    6620字 74
  • 农具通史

    对于耜,历史文献也有不少记述,前面讨论耒时已多处涉及,如《易经·系辞》“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等。在《诗经·周颂·良耜》这首祭祀土谷神灵的乐歌中,一开头就是“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制作良好的耜

    6538字 42
  • 农具通史

    原始农业时代是否有农具“锹”呢?后期的文献资料也许能提供一些线索。《庄子·外物》: “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耨于是乎始修。”《盐铁论·申韩》: “犀铫利鉏,五谷之利而间草之害也。” 《六书故·地理一》

    3466字 40
  • 农具通史

    铚是刀的一种,是切割禾穗的农具。一般认为,农业早期,只收禾穗不收秸秆(尚民杰: 《对早期原始农业的初步探索》,《农业考古》,1992年3期)。这种收割方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出于传统习惯。当人们

    6674字 46
  • 农具通史

    各地所见石三角形器

    目前所见石三角形器,一般形体有两种,第一种石三角形器的特征是体形扁薄,平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腰经磨光成刃边,两刃边夹角为锐角,底面为页岩自然裂面,顶面平滑,中部有孔,多在中线一行排列,有单孔、双孔、三孔

    9477字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