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老腔

一、农业社会民众饱满的政治热情

分类:老腔1822字

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文明也使社会制度具有宗法血缘关系下的家国同构、自给自足特色,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左右人们的思想。民众思想情感具有崇古封闭性、讲求礼仪和等级,同时民众心里也有着浓厚的安土重迁的情结,受儒家思想影响,人们心中充满政治理想的情怀。农民也没有过多的追求与奢望,很容易满足,一饭一钵足矣,农民在自给自足中土地的富庶和风调雨顺中心理满足,渭南地区没有大量的人口迁徙相对稳定,千百年来民众不喜背井离乡的流动,甚至有人把顺口溜“走千走万不如江淮两岸”,被渭南人们改为广泛流传的 ......     (共182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老腔稳定的民间大众文化形态,其特征产生的部分原因

    老腔这种文化形式之所以绵延千年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老腔稳定的民间大众文化形态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老腔产生于渭南的三河口,这里是“八百里秦川”的最宽阔地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自西汉以来就

    676字 81
  • (一)群体性与质朴性

    老腔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是自发的、本能的,在农村靠自然状态的方式传递。老腔中有很多传统的趣味、风尚和习惯,其取材都是民间长期流传、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一方面具有群体性和质朴性,同时又与

    1361字 77
  • (二)传统性与娱乐性

    老腔属于娱乐感官的感性消费,娱乐是其本义,无论从老腔的表演形式、使用乐器、兴之所起的田间地头等演出地点看,还是从概括化情节和喜剧化的细节两相结合看,质朴中见细腻和现实中见浪漫、夸张等,显现出老腔深受民

    779字 76
  • (三)程式化与同一性

    中国社会“以吏为师”的模式,从战国到秦汉历代统治者都以思想统一教育和约束民众,使得统一的思想为民众接受,统一的儒家思想成为民众广泛而自觉的信仰,这形成民众顺从、接受、统一的思想意识。封闭的内陆地区和自

    975字 73
  • (四)通俗性与地域性

    三国、隋唐、杨家将故事和《劈山救母》《九纹龙起义》《五谷丰登》等提出中历史化倾向的雅和生活的俗的有机结合,使老腔具有非遗的传统文化活化石的价值和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功效,奠定其易于为大众接受的审美的广泛

    766字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