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世界文化史

印度史前文化

分类:世界文化史1192字

从旧石器时代起,印度已有人居住,他们生存的年代大约在50万年前。他们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在南印度的坦焦尔、马杜赖、卡杜尔、贡土尔、戈达瓦里、克里希纳等地和北印度的孟加拉、比哈尔等邦,都发现过粗糙的石制手斧、刮削器、箭头等等,大部分用石英石制成,工具粗陋,在印度各地均有大量发现,但东南沿海一带尤其多见。他们不知道使用金属,也不会种地和取火。他们不营造墓葬。这一时期的居民主要生活在海滩、湖滨及洞穴内,大多数人无固定的住所,对农业一无所知,只能以植物的根、茎、果实和坚果为食,或以动物肉类充饥。人死后并不掩埋,任其自然分解,或让野兽吃掉 ......     (共119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印度文化史概述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北枕喜马拉雅山,地处东西方海路交通要冲。全国人口有10亿以上,居世界第二位。就地形而言,印度全境分北、中、南三部分。从喜马拉雅山麓到温蒂亚山脉北

    6515字 75
  • 国名溯源

    印度曾有过很多国名,对同一名称的来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帕勒德”即其中之一,它是梵文的发音。根据耆那教传说,教祖里施波德沃的长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国王,因此他的国家便以波勒德的变音“

    1245字 67
  • 壮丽的河山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几乎与亚洲大陆分开。它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北枕喜马拉雅山,成为远东、澳洲、欧洲和非洲海上交通的要冲。就印度的地形而言,可以有不同的分法。第一种,把印度全境分为三大部

    1622字 64
  • 印度的国旗和国鸟

    印度的国旗由橙、白、绿三色的横带所组成。这三种颜色的横带,分上、中、下三行平行排列,宽度相同,长度一样。最上面一条是橙色,最下面一条是绿色,中间一条是白色。在白色带子中央有个蓝色的法轮,法轮上共有24

    1445字 73
  • 复杂的人种

    印度在历史上屡遭异族的入侵和占领,因而人种繁多,血统混杂,语言纷乱,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如果单从外貌和体形看,有些印度人像欧洲的白种人,有些似非洲的黑种人,有些则是棕褐色的亚洲黄种人。他们有的头发

    3374字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