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体
分类:文艺创作知识204字
①指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的诗风。 《新唐书·元稹传》: “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同等),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元、白的元和体诗多是这期间写的,故名。②指唐代中后期出现的摹拟“元和体”的作品。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 (共204字) [阅读本文]>>
①指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的诗风。 《新唐书·元稹传》: “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同等),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元、白的元和体诗多是这期间写的,故名。②指唐代中后期出现的摹拟“元和体”的作品。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 (共204字) [阅读本文]>>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每首五律或七律,均是八句,每两句构成一联,共四联。每联的前句为出句,后句为对句。所谓“粘”,是指后联的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字与前联的对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即平粘平,仄粘仄。所
是十二平均律中,音与音之间的最小距离。以钢琴为例:包括黑键在内的,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在自然大调式中,除三级与四级之间、七级与八级之间为半音外,其它各相邻音之间均包含有两个半音,称为全音。
乐音体系中,各个基本音级所固有的名称,分唱名体系和字母体系两种。
音乐术语。指歌曲和乐曲在其段落处或中间,由原来的调转入另一调。原来的调叫“主调”,转入的调叫“副调”。为了保持音乐作品的统一性,一般歌曲和乐曲都以主调开始,并结束在主调上。调与调之间,它们的关系还有远
音乐术语。指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叫做音符。简谱和五线谱通常用的音符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