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说 resonance theory
听觉理论之一,亦称“钢琴说”、“位置理论”。由赫尔姆霍兹于1863年提出。主张感受声波振动的是耳蜗基底膜的纤维。这些纤维由于长短不同,会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像琴弦一样,故又称“钢琴说”。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做出反应;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共鸣做出反应。基底膜上约有24 000条纤维,分别对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强调了基底膜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故亦称位置理论。后来研究发现,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纤维构成的。故每一根纤维作为一种共鸣器对不同频率很少会孤立地起作用,而且声音辨认范围很广,它与基底膜纤维的长短的比例并不 ...... (共34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