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学术

上古音研究 Phonology in Archaic Chinese,Studies of

分类:中国学术2939字

上古音的研究在传统音韵学中称为“古音学”,清代已取得了辉煌成就。进入20世纪以后,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吸收了西方历史语言学的成果,从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以《诗经》 为代表的先秦语音一直是古音学的重心。清儒划分韵部历时200年才达到比较圆满的结果,即王念孙、江有诰所分出的22部。这一结果曾被王国维视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20世纪初,章炳麟、王力又各有重要发现,使古韵分部更臻完善。章炳麟从脂部分出一个队部,定为23部。章的学生黄侃以这23部为基础,重新运用戴震的阴、阳、人三分方法,把收-k的入声韵划出,定古韵为28部。王力在1937年发表《上古韵部系统 ......     (共2939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中国学术

    “词汇扩散” 理论 Theory of“Lexical Diffusion”

    “词汇扩散” 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籍华裔学者王士元首先提出的语言演变理论。1969年,王士元在美国 《语言》 (lan-guage) 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相互竞争的变化产生剩余》 (Compe

    1528字 50
  • 中国学术

    国语罗马字 National Language Romanization

    全称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这是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拉丁字母拼音方案。1923年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五次大会,钱玄同在会上提出《请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案》,认为“26个罗马字母,现在已成为世界

    2838字 60
  • 中国学术

    汉语拼音方案 Chinese Phonetic Systern

    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制音节结构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成为拼写汉语的国家标准。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决议,确定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语的国际

    2429字 42
  • 中国学术

    植物的感应性 Plant Irritability

    一、绪言植物的感应性是指植物能够感受外界与内部的变化(刺激)而对之做出适当的反应。近代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初期,植物感应性的探讨颇受重视。然而大田的生产措施通常却把固守岗位的植物当做被动的生产工具,听命于

    7520字 41
  • 中国学术

    青蒿素研究 Studies on Qinghaosu

    1. 青蒿素的由来青蒿素得自中药青蒿 (Artemisia annuaL.),是以我国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为首的科研组于1972年发现的原始创新药物,被公认为“抗疟药研究史上新的

    4112字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