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华书学

一筆書

分类:中华书学259字

書法術語。謂漢字草書。草書體勢似一筆寫成,偶有不連,而氣脈未斷;字雖隔行,然下行首字每每繼其前行,因稱 “一筆書”。與“連綿書”意近。此語蓋最初見於唐張彦遠《歷代名畫記·論顧陸張吴用筆》所載:“昔張芝學崔瑗、杜度草書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書之體勢一筆而成,氣脈通連,隔行不斷。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其前行,世上謂之一筆書。”北宋郭若虚 《圖畫見聞志·論用筆得失》稱: “惟王獻之能為一筆書,陸探微能為一筆畫,無適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筆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終,筆有朝揖,連綿相屬,氣脈不斷。 ......     (共25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华书学

    一弗造像記

    一弗造像記(局部)全稱 〈一弗為亡夫張元祖造像記〉。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刻。楷書十行,行三字。屬〈龍門二十品〉之一,存於河南洛陽龍門山老君洞北壁。此佛像銘書乃小品,方勁峻整,結勢堅密,為 〈二

    155字 74
  • 中华书学

    乙瑛碑

    全稱 〈魯相乙瑛請置百石卒史碑〉。東漢·永興元年(153)刻。碑記漢魯相乙瑛於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以執掌祭祀一事。隸書十八行,行四十字。無額。碑末有宋張稚圭補刻題記二行:“后漢鍾太尉書。宋嘉祐七年張稚圭

    551字 68
  • 中华书学

    七月帖

    傳東晉王廙書。為草書尺牘“七月十三日告籍乏甚近日遣三秋書”云云九行。北宋《淳化閣帖》以其下半六行作為别帖,題曰 〈嫂何如帖〉。廙博學多才,書工章楷,傳锺繇法; 尤善草隸飛白,氣概高古。清王澍稱此帖 “

    142字 34
  • 中华书学

    丁汝昌

    (清·道光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 1836~1895)安徽廬江人。字禹廷。光緒時任海軍提督,統北洋艦隊。中日之役,守威海衛,勢窮敗北,仰毒殉節。汝昌善書,有佳作遺世。丁汝昌双幅 (局部)

    98字 30
  • 中华书学

    丁晏

    (清·乾隆五十九年——光緒元年 1794~1875) 江蘇山陽人。字儉卿,號柘堂,又號石亭居士,書室曰頤志齋。道光初舉人,拜中書舍人,進三品銜。早歲治經,主漢學,尤耽“鄭學” (東漢鄭玄之學說,玄乃漢

    208字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