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锁钥: 阴阳论
三国以前的传统韬略均认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难知如阴”,“阴以图之”。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任何计策,为使其实施成功,必然要求处于阴的状态。阴的状态,即绝密状态。竞争激烈的时代,争夺的双方中,若有一方的行动方案、行动计划被泄露,无异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刀下肉、俎上鱼,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密谋、阴谋的原始意义,即是如此。至于对这种阴的贬斥意义,则为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使然。这种意义上的阴阳韬略在三国时代仍然被遵循。违背之,或谋泄而败,或机露而亡;成功者,总是讳莫若深,密不示人。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的发展,并不停留在上述方面,而是将阴阳
...... (共145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