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形声字。从示,畐声。始见于金文。古代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古文字中“福”字亦多用此义,如士父钟:“降余鲁多福亡(无)疆(疆)。”曾伯簠 :“天睗(赐)之福。”引申之则又有保佑、造福之义。《说文》:“福,祐也。”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㝬钟:“降余多福,福余顺孙。”第二个“福”字亦用此义。早期文字中的“福”字虽多数都是从示、 ...... (共45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