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
形声字。从示,右声。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指神灵保佑。《说文》:“祐,助也。” 《广韵·宥韵》:“祐,神助。”《易·大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甲骨文中有无之“有”、福祐之“祐”、侑祭之”侑”、左右之“右”、再又之“又”都作“(又)”, “有”、 “祐”、 “侑”、 “右”都是由“又”字孳乳演化而来。《小屯·殷墟文字丙编》三八:“贞 : 咸弗又(祐)王? ” (贞问:咸不会保祐王吗?)西周金文中的“祐”字作“”,从示、友声。上古音右、友都是匣纽、之部字,故“祐”或从友声,这种现象在古文字中称为“声符互换”。
1 《汉语字形表》 6页。2 《说文[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