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 > 书同文字

依声托事:汉字系统日趋完善的必然选择

分类:书同文字1270字

假借是借助文字系统中的音同或音近字来记录语言中另一个音同或音近词的方法。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要成为记录某种语言的完善的符号系统,都需要通过对该语言语音的记录才能最终实现,如楔形文字、圣书字、玛雅文字等古老的文字都是如此。

汉字在日趋成熟的过程中,那些无法用以形表意方法来构造符号而又必须记录的词语,同样也只有利用假借之法才能解决,因此“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在汉字系统中是一种大量存在的现象。比如,甲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在甲骨文中假借字使用非常普遍。据观察,甲骨文常用字中90%以上是表音字;对甲骨文用字进行抽样分析 ......     (共127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书同文字

    五、仓颉造字

    仓颉仓颉造字说是关于汉字起源最有影响的传说。仓颉古书又写作“苍颉”。《荀子·解蔽篇》:“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韩非子·五蠹篇》:“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

    604字 37
  • 书同文字

    一、贾湖遗址甲骨刻符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年代距今约7500年。贾湖遗址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骨器、石器、陶器上有刻划符号16例。这些符号是我国文字起源研究的重要资料,引起了学者的

    854字 78
  • 书同文字

    二、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86、1991、1992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是一处淮河流域早中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年代范围约在距今6600—7300年之间。双墩遗址最重要的

    544字 35
  • 书同文字

    三、半坡仰韶文化刻划符号

    仰韶文化20世纪20年代初发现于渑池仰韶村遗址,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分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年代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刻划符号主要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这类符号

    619字 72
  • 书同文字

    四、崧泽文化陶器符号

    崧泽文化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于上海青浦县崧泽村,1960—1961年试掘,1974—1976年第二次发掘。崧泽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遗址中发现了7种刻画符号:(1-5见《

    269字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