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天津

控制海关与对外贸易

分类:天津1607字

天津开埠后,外国商人纷至沓来,凭藉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行种种经济侵略活动。以洋行为中心,海关、轮船公司、公证行、保险公司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经济掠夺体系,把持了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其中,为英国人所控制的海关,起到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海关是掌握国家大门的钥匙,维护国家尊严与主权的重要机构。然而,近代中国的海关,自咸丰三年(1853年)就失去了自主权,成为列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工具。咸丰十一年(1861年)天津海关正式成立,最初设在东浮桥附近,不久迁到法租界与英租界接壤的圣鲁易路,俗称“紫竹林海关”。天津海关自成立之日起,大权就掌握在由英国人担 ......     (共160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天津

    人口构成

    英、法、美租界设立初期尚未进行开发建设,荒郊旷野不具备舒适的居住条件,因此外国人大多落脚在老城区,主要集中在东门外一带,赁屋而居。早期的外商洋行多开设在宫南大街、宫北大街,有些国家的领事机构也设在老城区

    1282字 68
  • 天津

    金融机构

    天津开埠后,由于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需要银行处理和解决国际间的货币汇兑、贸易结算与现金支付等业务,因此外国银行相应出现。第一家外资银行是开设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英国汇丰银行天津分行,其后美、日、

    1555字 88
  • 天津

    宗教传布

    天津是传入外来宗教最多的城市之一,有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印度的锡克教以及日本的神道教、金光教、天理教,还不包括在古代传入的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合众会堂(1898年新建)1860年乘坐

    2069字 91
  • 天津

    教育事业

    天津开埠后,中国固有的以儒学为主体的教育制度受到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并开始变革。西方的教育模式与课程符合时代要求,为天津旧式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样板,标志着天津近代教育的起步。最先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是外国传

    1014字 47
  • 天津

    医疗事业

    天津开埠后,西方医疗技术次第传入。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英国军队在塘沽港口设随军医疗所,后迁入租界,在海大道设门诊部,除给外国驻军官兵与商人治病外,也接待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官员,获得良好声誉,西

    922字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