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状况
东汉为曹魏所灭后,出现了四十余年三国 (魏、蜀、吴) 鼎立的局面。战争频仍,影响文化艺术的发展。所不同的是书法作为一种随实用需要而存在发展的特殊形式,纵然当时戎马倥偬,仍继东汉之绪向前发展。三国时期,刘蜀地处边陲,不大关心书事。仅诸葛亮稍有书名; 孙吴书家不少,皇象、苏建均是杰出的代表,《天发神谶碑》、《神国山碑》,可谓雄奇古崛,无有匹比,楷书《九真太守谷朗碑》、《葛府君碑》 也都是佳品; 三国中书法艺术有长足发展的当数曹魏,以致书史上常只称魏或与书艺更为繁荣的晋代联系起来,合称魏晋,其原因也在于此。
魏武帝曹操的字是否真写得好,不见真迹, ...... (共633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