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一、饲喂技术

分类:奶牛科学养殖技术1142字

合理的饲喂技术,可提高产奶量10%,减少饲料浪费,节约饲料20%左右。

(1)定时饲喂。长时间的饲养会使奶牛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这对保持消化道内环境稳定和正常消化机能有重要作用。饲喂过迟过早,均会打乱奶牛的消化腺活动,影响消化机能。只有定时饲喂,才能保证牛消化机能的正常和提高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

(2)稳定日粮。奶牛瘤胃内微生物区系的形成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一旦打乱,恢复很慢。因此,有必要保持饲料种类的相对稳定。在必须更换饲料种类时,一定要逐渐进行,以便使瘤胃内微生物区系能够逐渐适应。尤其是在青粗饲料之间的更换时,应有7-10天的过渡时间,这样才能使奶 ......     (共114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一、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

    (一)乳用型荷斯坦牛1.外貌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望呈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线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

    920字 211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三、形状评分标准与体型分的计算

    (一)体型线性鉴定性状评分标准自2002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行9分制评分。该规程参考加拿大9分制评分标准和美国50分制评分标准,结合我国推广线性鉴定十余年来的情况,制定我国的现行标准,并根据各性状的

    3731字 50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七、乳房炎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发生于哺乳期,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牛的产奶量减少,其乳汁对人有危害。1.【病因】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包括挤奶员操作不当使乳

    2396字 68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二、常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乳期结束到断奶称为常乳期。这一阶段是犊牛体尺体重增长及胃肠道发育最快的时期,尤以瘤网胃的发育最为迅速,此阶段的饲养是由真胃消化向复胃消化转化、由饲喂奶品向饲喂草料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犊牛饲养中最主要的

    4800字 68
  • 奶牛科学养殖技术

    一、青年牛日粮

    初孕牛体况不得过肥,视其原来膘情确定日增重,肋骨较明显的为中等膘,日增重可按1000克饲喂。一般认为,以看不到肋骨较为理想。保证优质干草的供应,喂量达到体重的1%-1.5%。推荐饲养方案见表1。精料应逐

    364字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