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民国时代南京职业建筑师

在南京的职业建筑师群体分布特点

纵观南京近代城市发展史,建设活动主要在1911—1937年进行,尤其是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的“黄金十年”(1928—1937年)形成一个高潮,业务量大增,吸引大批国内外建筑师来宁开展业务。但总体来说南京一地职业建筑师队伍形成较晚,与上海开业建筑师数量相比,在宁登记注册开业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大型建筑师事务所一般设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地,等到南京国都地位确立后再至南京设分所。因为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国都环境,本地建筑师从事的职业范围除了任职于建筑师事务所,还常常兼任建筑教育机构的教职,或建筑师去担任政府职能部门公务员,或去地产公司、营造厂、特定工程项目担任技术 ......     (共109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这是一个悲怆而又带有壮烈色彩的时代,一边是末世的慌乱,一边是尚不明朗的未来,人们在这乱世中,怀揣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理想和面对现实的无奈。近代阶段(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

    422字 107
  • 近代城市的兴起和城市近代化

    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城市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以及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陆续开始向近代化转型。侯幼彬先生从“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角度”将其分成主体开埠城市、局部开埠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工矿专业城

    1000字 93
  • 建筑风格的多元混杂

    19世纪之后,中国传统木构体系仍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发展,同时在西方建筑观念影响下的新建筑体系也开始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两种建筑体系共存并相互影响的现象。总体来看,近代新建筑风格大体分成三大类,包括洋式建筑(

    3814字 117
  • 建筑技术的转型

    技术是推动建筑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近代中国被迫性开放后,洋人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蜂拥而至,几千年来稳定的建筑体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直接引发和推动了近代建筑在功能、造型上的变革。0.3.1多样化的新

    2218字 121
  •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开展职业活动的建筑师队伍包括外国建筑师、中国留学建筑师及本土培养的建筑师。近代早期,外国侨商和传教士充当了业余建筑师的角色。19世纪末,上海租界陆续有英国职业建筑师参与建筑设计。随着租界建筑活动日

    2347字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