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中国邮政储蓄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金融政策的演进及金融结构的变化

分类:中国邮政储蓄423字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微观组织,金融体系的宏观效能取决于金融机构的微观绩效,而金融机构的绩效又取决于一定的体制安排。邮政储蓄在不同阶段受邮政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不同影响,如果说邮政储蓄的初期发展中更多的是与邮政的关系,那么随着邮政储蓄从简单的储蓄机构转变为全国性的邮政储蓄银行过程中,邮政储蓄的发展更多地受制于政府经济金融政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分析邮政储蓄体系当时所处的金融体制。“特定金融体制中关于各类金融机构的制度性安排,与该体制所赖以存在的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1]因此,本章首先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政 ......     (共42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本书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对于本书所研究的邮政储蓄可以从逻辑递进的层次上进行解释。首先,邮政储蓄可以理解为一种业务。本书把邮政储蓄与汇兑及其他业务都归纳到邮政储蓄业务中。其次,邮政储蓄也表示一个机构。虽然办理储蓄等业务的机构很多

    1318字 9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近代邮政储蓄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关论著虽多有涉及,但欠系统研究。由于邮政储蓄是邮政业与金融业融合运作的产物,邮政资源和金融资源对邮政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影响,因此在对近代邮

    3677字 89
  • 三、研究方法、路径及本书框架

    (一)研究方法、路径本书主要运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关于邮政储金汇业局的原始档案资料及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上海分局档案资料,因此本书首先是以史料学的方法作为研究基础。这里对档案资料予以简

    2166字 111
  • 一、近代储蓄的思想渊源与发展特征

    对中国近代邮政储蓄的研究须以中国近代储蓄为始。本书将从金融史的角度解读邮政储蓄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与演变。邮政储蓄作为众多储蓄方式中的一种,首先应从集聚社会余资的角度,结合当时习俗,解析其发展的大背景;其次

    595字 96
  • 二、近代中国新式邮政与邮政储蓄

    正如前文所述,本书所研究的邮政储蓄可以看成是储蓄的一种,但邮政储蓄的缘起却与其他储蓄不同。邮政储蓄源于近代新式邮政的兴起,而中国近代邮政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传入中国的。在海关试办邮政之前,已有外国在中国

    2301字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