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索的有限元方程
分类:智能预应力技术142字
在初始状态下,梁跨内第k段索的长度为
(3.1)
在受力状态下(见图3.3),设第k个智能伸缩杆的转角为θk,所对应的梁单元结点i的位移为(ui,wi,θi),则第k个索节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3.2)
图3.3 梁受力状态位移图
梁跨内第k段索的长度变为
(3.3)
故第k段索的索力增量为
(3.4 ...... (共142字) [阅读本文]>>
在初始状态下,梁跨内第k段索的长度为
(3.1)
在受力状态下(见图3.3),设第k个智能伸缩杆的转角为θk,所对应的梁单元结点i的位移为(ui,wi,θi),则第k个索节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3.2)
图3.3 梁受力状态位移图
梁跨内第k段索的长度变为
(3.3)
故第k段索的索力增量为
(3.4 ...... (共142字) [阅读本文]>>
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古罗马人早就懂得把石头、沙子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与水混合制成混凝土,这种历史上最古老的混凝土使古罗马人建造了像万神庙穹顶这样的建筑奇迹。然而,由于混凝土在强
钢结构的发展,从所用材料看,先是铸铁、锻铁,后是钢;从连接方式看,在生铁和熟铁时代是销钉连接,而后是铆钉连接、焊接连接,最近则发展了高强螺栓连接、焊接球节点连接及铸钢节点连接;从结构形式看,桥梁、塔,工
预应力是利用内力的改性或迁移来提高结构承载性能的一种技术,其主要机理如下:1)力的重复利用预应力技术引入与杆件荷载应力符号相反的预应力,因而改变杆件受荷载前的应力场,扩大材料弹性受力幅度,或是多次引入预
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结构都是按照力学原理来设计的,不能感知外界的作用,更不能对外界的作用自己作出反应以便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使用环境变化、材料老化,以及各种难以预测的人为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
在结构控制中,目前研究的重点是结构的振动控制与变形控制。变形智能控制及智能预应力是结构控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由于结构变形主动控制问题的复杂性,该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结构变形控制中,高性能驱动器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