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的创新

分类:珐琅彩瓷986字

对于如何发展珐琅彩瓷,李铁映同志明确指出: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必须“发掘、保护、继承、发展”,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就必须创新。如何创新?李铁映同志确立的“仿古不泥古,仿清更超清”的指导方针为我们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不拘泥才能突破,敢于超越才会有创新。

首先,我们既要传承先人创立的珐琅彩瓷制作工艺技术,同时也要注入现代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研究机构,使其从颜料的研制配备、烧成的温值曲线设计等都由经验型转向数据化,并进行科学试验和理化分析,建立数据信息库,为今后的发展创新夯实基础。

第二,我们既要研究掌握先人那种将各种原料经过粉 ......     (共98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珐琅彩瓷的创烧

    珐琅及其珐琅器很早就在我国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13世纪的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将该地工匠俘

    3265字 98
  • 珐琅彩瓷的发展

    康熙时期康熙创烧时期的珐琅彩瓷,我们还能看出五彩瓷的彩绘工艺痕迹和掐丝珐琅的工艺痕迹,但更多的是移植铜胎画珐琅的工艺。首先是施彩的瓷器表面为不上釉的涩胎(俗称“反瓷”),敷以色料地子。这既是仿铜胎画珐琅

    9329字 93
  • 珐琅彩瓷的衰落

    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在什么时候极尽奢华后坠入衰微的呢?清代瓷胎画珐琅的确切衰亡时间,目前学术界尚存有争议,一说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前,一说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但两种看法都认定瓷胎画珐琅终

    3499字 107
  • 珐琅彩瓷的颜料

    珐琅彩瓷器神秘色彩最浓的莫过于其彩绘颜料——瓷用珐琅料,也正是因为这种神秘的颜料而命名这一新的彩瓷。珐琅料一开始是宫廷直接从欧洲进口,后来由宫廷秘密炼制,直至消失,始终没有流入民间,更没有流向市场。各个

    3725字 85
  • 珐琅彩瓷的制作工艺

    清代珐琅彩瓷的制作过程,在我国古代陶瓷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为严谨、最为复杂的。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每一道工序都一直在皇帝的直接干预甚至参与下完成的。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造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四年

    2309字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