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高铁与城市规划

4 站点对城市中心体系影响

分类:高铁与城市规划2061字

4.1 促生新的中心

从目前各类站点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来看,城市政府对高铁站点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大多数城市都将站点地区定位为城市副中心或市级专业中心,作为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尽管高铁站点地区不一定会形成如规划期望的城市副中心,但由于高铁站的触媒作用,其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形成相应规模的中心是可能的。

表4-6 部分高铁站点地区规划定位一览

类型城市站点区域名称规划定位超大

城市站上海上海站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上海面向长三角的交通中心和区域服务中心广州广州南站新城服务珠三角面向华南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岭南山水特色的生态型

宜居新 ......     (共206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高速铁路定义迄今为止,“高速铁路”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定义,国内外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以下几种:日本: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高铁的国家,日本政府在1970年发布第71号法令《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

    4577字 98
  • 2 研究思路与框架

    2.1研究思路高铁的影响效应涉及区域、城市和站点地区三个空间层次。本研究认为:①城市与区域关系密不可分,区域研究不能脱离城市,城市研究也不可以脱离区域;②区域层面的研究内容都有城市层面的具体量化反映,例

    2062字 96
  • 1 高铁对区域发展影响

    1.1区域格局影响1.1.1提升沿线城市城镇群竞争力相对于没有高速铁路的周边地区,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增长的机会更大,这使得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获得了整体增长。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沿线城市的发展表明,拥

    3194字 99
  • 2 高铁对城市发展影响

    2.1空间结构影响2.1.1促进城市多中心发展以日本东京为例,19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东京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中心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高密度的中央商务区,与此同时,中心地价高涨,居住开始向

    3443字 90
  • 3 中西方高铁效应内在机制比较研究

    高铁对于站点选址、城市产业功能、空间结构、开发速度和效益影响的背后,实际上是所在地区特定发展背景下的演变逻辑,即城市在特定发展阶段、财税制度、行政体制、开发主体等方面综合作用下对高铁效应的自我反馈。中西

    7856字 127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