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认识论史

第二章 主体和客体——认识和认识对象

分类:认识论史603字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研究认识论的出发点和中心环节。研究认识论就要首先遇到:谁在认识?认识什么?前者是认识主体问题,后者是认识客体问题。主体和客体是构成认识的两极,不弄清它们的规定性,就不可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不可能深入分析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诸要素的关系。

主体是作为对象性存在物的人,是有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现实人;客体是主体指向的对象,是认识的对象、实践的结果。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而人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2]人是主体,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是主体,人作为主 ......     (共60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人的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着一个漫长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最初的岁月里,人的思维极为简单低下,超出动物界不多,以至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把自

    705字 87
  • 一 从古猿智慧的产生到人类思维的过渡

    追溯中国史前时期的意识形态,是研究中国认识论史的一项基本任务。由于原始人没有文字记载他们的实践活动和思想活动,这就为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我们只能根据考古工作者从地下发掘的原始人的遗址、墓葬、骨骸、

    925字 97
  • 二 原始人的思维活动及其表现

    我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是人类的一个发祥地,是保存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远在50万年以前,远古的人类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在中国历史的童年时期,在旧石器时代

    3148字 98
  • 三 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的产生

    原始人面对着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诸如:呼啸的狂风,滂沱的暴雨,耀眼的闪电,震耳的雷鸣,熊熊的山火,皑皑的白雪,太阳的出落,月亮的盈亏,地壳的变迁,空中的蓝天,脚下的大地,以及自身的生死变化,都不理

    911字 95
  • 四 宇宙的产生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发展着,当他们用图腾来解释本氏族的来源时,同样会思索其他所有氏族的来源问题。原始人对于人的起源问题的回答,不外乎两种传说。一种是自然产生论,“有一个故事说:人是从月亮落到地面上来的。

    4196字 89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