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昆虫刺吸电位技术及应用

三、EPG实验指标选择

将EPG波形的内容 “读” 出来后,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指标 (parameter或variable) 来解读EPG记录结果。

EPG的指标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 “与取食时间顺序无关的指标”(non-sequentialvariable),也可以称为通用指标(general variable),如某种波发生的总次数或平均持续时间、非刺探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等,主要用于考察昆虫在某种植物上总的取食行为表现,或能够得到植物抗性方面的总的信息。第二类是 “顺序性指标”(sequential variable),即以波形发生的时间顺序,把整个记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刺吸开始到第一个E1波出现(反映叶表面性质,叶表皮和叶肉部分的性质),该阶段试虫寻找合适的刺吸 ......     (共201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昆虫刺吸电位技术的历史、原理及应用概述

    ElaineA.Backusa提要:研究半翅目昆虫的取食、对植物的损伤过程和植物病原的传播机制等存在极大挑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昆虫特化的刺吸式口器对植物组织进行刺探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直至50多年前昆虫

    1559字 102
  • 一、昆虫刺吸电位技术的历史和原理

    (一)基本原理如图1.1a所示,使用导电胶将细金丝(10~60μm)粘在昆虫背板上,并将昆虫接入与监测仪相连的放大器的输入端,昆虫就成为电路的一部分了。监测仪还可监测植物电势,图1.1a中Vs即为植物—

    4081字 99
  • 二、确定EPG波形生物学意义的基本原则

    EPG波形生物学意义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①通过唾液鞘的组织学研究、切断刺探中的口针和(或)截断口针的溢出液体分析等手段确定口针尖端在植物组织中的确切位置(例如,维管组织和非维管组织);②通过透明人工

    1113字 101
  • 三、蚜虫EPG应用于IPM研究

    使用EPG研究半翅目害虫的行为特征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蚜虫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EPG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评价寄主植物的抗性。蚜虫在敏感植株和抗性植株或寄主植物与非寄主植物上的行为特征为研究者提供

    1201字 113
  • History,Principles,and Summary of Applications of Electropenetrography (EPG)

    ElaineA.BackusaABSTRACTStudyingthefeeding,plantdamage,andtransmission(i.e.acquisition,retention,andin

    33864字 109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